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人生方向?從大學製片經驗到自由療癒師的職涯規劃之路

作為一位教練,我的客戶在自我探索的過程中,常常陷入一種困境:「我開始學新東西時,總是中途放棄,無法持之以恆。」

這狀態很容易發生,它不只是一種懶惰,而是一種來自內在動力缺失與方向模糊的訊號,讀者一對一聊聊時被問到:「你怎麼那麼早就找到自己熱愛的事?知道自己喜歡做療癒、攝影、旅遊,你的生活怎麼那麼自由?」

要回到我過往的人生經歷,本篇文章與你分享我過往選擇的經歷,造就成現在自由的我。

訂閱暖暖報|每週一與你分享暖心故事,優惠只會在暖暖報收到。

大學製片經驗練就的職涯評估力

我在大學讀的是大眾傳播系,最常扮演的角色是「製片」。製片這個角色很像 PM,要安排拍攝行程、管理資源、協調導演與演員、甚至負責租器材與解決突發狀況。這些經驗雖然繁瑣,卻讓我養成了一種能力:「我可以快速判斷一個計畫是否可行,值不值得投入。

人生教練收費

(圖:網路圖片)

這項能力,影響了我後來所有的人生決策與職涯選擇:

  • 我能辨識工作是否適合我,拒絕會畫大餅但沒預算的老闆
  • 能預估某趟旅行是否會超出我的財力,找到適合當下的旅行
  • 也能分辨合作對象是否適合深度合作,不是為了賺錢而工作

這些能力,不是來自熱情或天分,而是從各種大小專案磨練出來的「軟實力」。

如何用這能力做職涯規劃?

成為自由工作的這些年,我時常問自己:「我現在最想要的是什麼?這件事值得我投入時間嗎?」

一個人獨旅環遊世界

曾經有段時間與朋友聊到個人品牌的方展,我也知道做哪些事能讓我漲粉、或快速盈利,我同時也明白我現在最想做的事,是『旅行』。

開課雖然可以創造收入,但需要大量的時間與精力,我把目前的精力與狀態,更適合流動、探索與記錄。於是,我果斷捨棄開課計畫,把工作放在能快速完成的事情上。

後來,你會發現最困擾你的是有太多選擇,而不曉得如何做決定。

職涯規劃中評估目標的三個方法

如果你也常常卡在「到底該不該做這件事」的猶豫中,這三個問題可以幫你釐清:

目標完成會帶來什麼實質轉變?

  • 寫下你的具體目標與預期收穫。
  • 是收入?經驗?人脈?還是心理成就?

這在我目前人生中,是優先的嗎?

  • 評估目前的整體生活狀態(不只工作,也是關係、生活)
  • 這目標是急迫?還是可以延後?

我是否願意為了它放下其他事情?

  • 每個選擇都伴隨放棄。
  • 你願意為這目標犧牲什麼?

當你能釐清這三點,決定就會變得清晰許多,像是我的「內心指引」解讀服務,守護天使說的話語,才是你內在真正想做的事情。

職涯規劃:自由是有意識地選擇

一個人在印度旅行

我不是為了賺錢而工作,而是為了想過的生活而工作。

這樣的信念,讓我可以選擇在一週內只工作十小時,把其他時間留給寫作、學習與旅行。職涯規劃不是為了寫出漂亮的履歷,而是回應你此刻與未來最渴望的是什麼,並願意為之行動與取捨。

想更清楚你的職涯規劃嗎?

(圖:網路圖片(

我提供一對一的【自我覺察教練對話】,幫助你釐清目標、理出優先順序,一起制定實際可行的行動計畫。第一次使用服務,寫上「Producer100」即可折抵 $100 元。


我的療癒服務

訂閱暖暖報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返回頂端